近日,灵武法院宁东法庭法官采取判后释法的方式,以案带案,为10名农民工成功讨薪8万余元,达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取得双赢局面。
包工头打欠条,农民工讨薪难
近日,宁东法庭陆续收到了10份农民工追要劳务费的诉状,且被告均为高某。经了解,甲公司将某工程分包给高某,高某于2022年12月雇佣这10名农民工从事水暖、消防管道等维修工作。然而停工后高某却无钱支付劳务费,遂向每位农民工出具欠条。欠条均载明:XXX在甲公司干水暖/消防管道,劳务费XXX元未付,于2023年1月31日前支付。欠款人:高某。后高某未按约付款,10名农民工层多次讨要未果后到法院起诉。
抓住典型寻突破,判后释法终悔悟
收到诉状后,宁东法庭工作人员联系到高某,高某辩称农民工是给甲公司干活,应由甲公司支付劳务费,不该由他承担债务,一直拒绝履行支付义务。考虑该起系列案涉及的人数较多、案件事实相似,于是承办法官选取其中一个典型案件为突破口,依法开庭审理。
由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经审理法院认为高某与农民工徐某存在劳务雇佣关系,遂依法判决高某支付农民工徐某劳务费1.2万元。
收到判决后,法官又耐心向高某释法明理,告诉他自己作为雇佣方,农名工徐某按约辛苦付出了劳动,提供了劳务,其理应向农民工支付劳务费,如果他拒绝支付劳务费,将来有可能还会产生逾期支付的迟延履行金,还可能会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采取拘留措施等……在法官的耐下释法下,高某恍然大悟,终于认识到自身错误,表示将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以案带案促履行,高效讨薪8万元
在剩余案件办理过程中,高某转变态度,主动联系法官要求与其他农民工协调调解。最终,在法官和当事人共同努力下,10起讨薪案顺利化解,10名农民工如约拿到拖欠已久的8万余元劳务费。“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要回我们的劳务费,太感谢法官了,为我们解决了心病,也让我们可以安心重新找工作了,以后,还是要相信法律,积极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拿到工资后,农民工激动地表达了对法官的感激之情。
以案带案,温情释法,办理一件典型案,带动一批系列案件的解决,既提升了审判质效,又及时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下一步,灵武法院将持续创新审判方式,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指引作用,以一案解决带动类案化解,实现“1+1>2”效应,不断提升审判质效,提高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