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凝聚青年队伍智慧合力,促进培训学习成果转化。6月20日下午,灵武法院举办“灵秀”青年学堂,20余名青年法官、法官助理齐聚一堂,围绕实现“一人学习、全院收益、共同提升”的目标,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交流。
课堂上,党组书记、院长李山山带领青年干警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部分篇章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内容,并寄语全体青年干警,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政治素养,铸牢政治忠诚。要坚持实干担当,善于学习、勤于实践,锤炼过硬专业本领,高质高效办好每一起案件,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要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行动准则,校准思想方向,将纪律要求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在岗位上履职尽责、在纪律上严于律己、在作风上率先垂范,确保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
随后青年干警高畅、吴国潇、魏芸,围绕近期参加的全国民商事审判培训、全国法院执行实施业务培训、全国法院全媒体宣传与舆论引导专题研讨三项培训内容,结合实际办案、日常工作经历分享收获与感悟。
“新时代人民法官要善于运用案例库和法答网,充分利用库网融合发展为年轻干警带来的知识富矿,明确裁判方向,准确适用法律,补足自身不足。”
“在执行工作中要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优先保护民生,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障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强制执行理念。”
“在信息爆炸、舆情汹涌的全媒体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法院工作的价值、法官的辛勤付出、法治的权威与温度,亟需通过有效传播‘破圈’‘入心’。”
三位干警将培训期间汲取的专业知识、积累的经验以及学习感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参会干警,并就青年法院干警在新时代的进程日益加速、法治建设不断迈向纵深的当下,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案件类型和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愈发强烈的期待,如何实现司法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如何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进行交流。
“2025年1月1日至今,我们团队共计新收案件268件,已结案件216件,未结案件72件,结案率为75%。”
“益企”攻坚突破团队团队长冯玉晶汇报了2025年以来在工作中取得的进步及案件办理情况,并从不断提高案件管理能力、注重提高庭审效率、充分利用调解优势、加强团队沟通合作、树立良好心态五个方面分享了办案心得,为青年干警树立了鲜活的学习标杆,更激励着青年干警见贤思齐,锤炼业务本领,坚定法治信仰。
答疑解惑环节,青年干警们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进行提问,6名法官导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紧密结合司法实践经验进行了细致地解答,为青年干警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思路与方法,现场气氛活跃,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罗尔斯理论是什么?它可以细分为两种原则,第一个是涉及程序正义的机会平等原则,第二个是涉及实质正义的差别原则。”
“程序的公正体验会缓和对立双方的敌意,促使人们在信任的基础上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李山山院长向青年干警推荐书籍《秩序的元宇宙》,围绕“程序”为何是法治的关键展开交流,深入剖析了程序机会平等对稳定判决结果的重要性,强调程序正义是弥补判决中实质正义差别的关键。他还结合审判实务工作就如何提高庭审效率和质量从核心在于庭审规范,关键在于庭前证据交换,堵点在于证人出庭,有效在于焦点的把握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办案经验。
本期活动不仅是一次培训收获的分享,更是一场思想的碰撞和启发,通过“灵秀”青年课堂平台,青年干警展现了良好的学习风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干警学习热情与工作干劲,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将把所学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审判实务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建设“四强”现代化灵武法院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