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中级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灵武市人民法院->新闻中心->改革创新
六项工程丨“跨界”法官“融执入审”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近日,灵武法院在审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时,将执行思维与审判实践深度融合,用“懂执行”的优势破解了纠纷化解难题,案件当事人在法庭现场握手言和,当场履行3000元赔偿款,真正实现“案结事了”。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源于一位“特殊”审判员的“跨界”智慧。

 

本案承办法官王怡峰曾在执行岗位深耕十载,对“判决难、执行更难”的痛点有着切身体会:不少案件经过反复推敲琢磨虽有明确的裁判结果,却因当事人对立情绪深、履行意愿低、财产线索不明等问题,陷入“赢了官司拿不到钱”的困境。今年8月初王怡峰转任审判岗位。“如何让判决不仅有法律效果,更有现实履行力”一直是他开展审判工作思考的问题。

这起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中,原告因车辆受损索赔,被告对赔偿金额存疑,双方在庭审中各执一词,气氛紧张。若简单依法裁判,虽能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得以确认,却可能埋下执行隐患。凭借多年执行经验,王法官敏锐察觉到双方矛盾的核心并非法律适用,而是对“履行可行性”的担忧,原告怕判决后被告拖延给付,被告怕赔偿金额超出合理范围。于是,在庭审中,王法官没有急于推进法庭调查,而是先以“执行视角”释法析理。结合以往类似案件的执行数据,说明若进入执行程序,义务人拖延履行可能面临的信用惩戒、财产查控等后果;同时依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财产损失鉴定等证据,清晰计算合理赔偿金额,消除双方对“金额合理性”的疑虑。

“法官既懂法律条文,又知道执行中会遇到啥麻烦,说的话我们信!”

在王法官的耐心讲解下,双方自愿达成和解,被告当场通过手机转账给付3000元赔偿款,原告出具谅解书,双方纠纷高效化解。


执行和审判是法院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案件的审判是执行的前提和基础,执行则是审判的保障和实现。此案的成功化解,彰显了审判与执行相统一的司法理念,通过将执行经验融入审判环节,既能提前预判履行风险、提升调解成功率,又能从源头上减少“空判”“累执行”现象,防范“衍生案件”,让司法裁判不仅“纸上有权威”,更“落地有实效”,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来源: 责任编辑:
☆ 灵武市人民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灵武市人民法院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灵武市人民法院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灵武市人民法院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灵武市人民法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灵武市人民法院网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