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灵武法院聚焦先行调解阶段矛盾化解与权益保障的双重需求,积极探索将保全工作深度融入先行调解全流程,以“保全促调解”为核心,构建“引导前置、协同高效、衔接顺畅、风险可控”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强化保全理念宣传引导
为确保财产保全与先行调解的顺畅衔接与高效融合,转变当事人对财产保全“事后救济”的传统观念,将保全意识的培养贯穿于解纷全过程,实现从被动受理到主动运用。强化引导,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保全窗口,开启保全绿色通道,明确立案窗口在接收案件材料后,同步向当事人释明先行调解优势及保全申请权利,主动引导当事人提交保全申请。同时,向当事人发放《财产保全告知书》,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向当事人详细阐述保全概念、作用、申请条件及流程,释明财产保全对审判和履行的作用,让当事人充分认识到保全对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有效激发当事人运用保全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助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今年以来,灵武法院累计向当事人发放《财产保全告知书》3000余份。
构建高效协同工作机制
打破部门壁垒,制发《灵武市人民法院关于保全调、立、审、执工作流程规范》,立案庭与审判、执行庭室建立“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对调解阶段提出的保全申请快速响应,实行“优先审查、优先裁定、优先执行”,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工作无缝对接。建立“先行调解+保全”小组,实行“1+2+2+N”即“1名法官(调解员)+2名法官助理+2名执行员+N名书记员”的对接模式,实现调解需求与保全工作的即时沟通,确保保全申请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作出裁定并移送执行。2025年以来,灵武法院共办理保全案件813件,较去年同期增加422件,增幅51.91%。
优化保全与调解衔接流程
改变“先调后保”或“先保后调”的线性模式,推行“边调边保、以保促调”,将保全措施作为调解“助推器”。在采取保全措施后,调解员及时介入,向被申请人释明财产受限的法律后果,结合案件事实开展靶向调解;对于申请人,引导其合理调整诉求,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解方案。先行调解阶段保全工作的有效开展,为调解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更具有诚意和积极性。2025年以来,先行调解阶段保全223件,其中成功调解57件。
完善风险防控与信息共享
强化担保审查与风险告知,建立先行调解保全案件台账,动态跟踪保全标的状态、调解进展及当事人履行情况。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将保全申请、审查、结果反馈等环节嵌入信息化系统,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审查、线上联动,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同时,线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财产线索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财产保全与先行调解的深度嵌入与良性互动,使保全不再是孤立、滞后的程序环节,而是赋能调解、提升解纷质效的关键一环。灵武法院将持续以六项能力水平提升工程为指引,不断优化先行调解阶段保全工作模式,持续将保全工作与先行调解深度融合,形成“前端释明、中端衔接、后端协同”的全流程工作机制,以更高效、更精准的举措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为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