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灵武法院召开2025年第九次审判执行指标分析会,对1-9月案件办理情况及审判质效指标情况进行分析汇报,并就9月本院改判、发回重审案件逐案讨论分析。院领导班子成员、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全院上下要深刻认识提升审判执行质效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紧盯“脱薄争先”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推动各项指标持续优化、整体工作提质增效,同时提出相关工作要求。一要聚焦主责主业,在指标提档进位上有新突破。全院要持续凝聚“脱薄争先”精气神,进一步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担当,咬定“脱薄”目标不放松。要健全完善“审判执行指标周通报、月分析、季讲评”机制,构建覆盖各业务部门、各审判团队、各位员额法官的多维度、动态化指标监测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关注指标动态变化,深入剖析弱项指标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做到横向比较找准差距、纵向对比看清进步。要实施“指标提升攻坚计划”,对优势指标注重巩固强化,对中游指标实施精准提升,对弱势指标开展专项治理,明确责任主体、提升路径和完成时限。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指标完成情况与绩效评价、评优评先、职级晋升更紧密挂钩,充分激发全院干警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确保实现“减存量、控增量、提质效”的总体目标,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二要筑牢案件质量生命线,在提升司法公信力上见实效。始终将案件质量视为审判工作的生命线和司法公信力的基石,常态化念好案件质量“紧箍咒”。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考评细则,加大对案件质量、裁判文书水准、庭审效果等核心质效要素考核的权重。针对发改案件反映出的程序适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突出问题,必须建立“一案一剖析”台账,深挖根源,明确整改责任与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并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避免同类问题反复发生。要进一步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强化其对疑难复杂案件、新类型案件和系列性案件的法律适用指导与统一裁判尺度功能。同时,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将常规评查、重点评查与专项评查相结合,及时反馈讲评,将评查结果转化为提升办案质量的实效,从源头上筑牢案件质量防线。三要聚力清理长期未结案件,在提升审判效率上再加压。坚决贯彻上级法院关于清理长期未结案件的部署要求,将清理工作作为当前提升审判效率、回应群众关切的关键抓手。要压实清理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院庭长带头包案,逐案制定清理方案,明确结案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建立健全长期未结案件动态管理台账,实施“红黄蓝”三色预警管理,定期开展逐案会商、督导调度,确保清理工作有序推进。要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向长期未结案件清理倾斜审判力量,强化立案、审判、执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畅通案件流转环节,简化内部审批程序,为快审快结创造条件。同时,要注重源头治理,加强审限管理,严格审限变更审批,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有效遏制“边清边积”现象,实现长期未结案件清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权威。